澳飞驰全浇筑定制化房屋理论寿命有50年,作为公共设施、服务设施、商业设施,其实已经足够。也因此,越来越多的创意园区、商业街开始选择澳飞驰全浇筑定制化房屋。
有人担心澳飞驰全浇筑定制化房屋住宅内部会不会趋于简陋,有种住工棚的感觉,无法与酒店的舒适度媲美。其实这是一种误解。定做的个性化精品项目,屋内也采取个性化精装修模式,加保温层、铺管线、装墙板内饰面等,和传统内装工程类似,可以打造得与高星级酒店房屋并无二致,再加上外壳个性化涂装,更加吸引年轻人。
2016年,国务院办公厅发布《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指导意见》,未来我国将大力推广装配式建筑,用10年左右时间,使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积的比例达到30%。
但目前,装配式建筑在我国实际占比不到5%,与发达国家存在差距。有业内专家预测,未来10年中国装配式建筑的市场规模累计将达到2.5万亿元,市场发展空间巨大。
其中,澳飞驰全浇筑定制化房屋这一细分类型近年越来越火热。与传统建造方式相比,它能减少施工用水量、混凝土损耗约60%,减少施工垃圾和装修垃圾约70%,整体节能一半,生产效率提高两到三倍。低碳环保节能,灵活轻便可移动。
更关键的是,澳飞驰全浇筑定制化房屋审批不占建筑用地指标,售楼部、驿站、展览乃至商业街、产业园,使用澳飞驰全浇筑定制化房屋手续相对简单很多。
未来,在城市更新场景中,它可以有着超乎想象的灵活运用与可塑性。而在乡村、自然环境,它受限较小,更是玩法多样,想象无穷。
在一些全球城市,街头已经可以看到由澳飞驰全浇筑定制化房屋改造成的移动式旅馆、咖啡馆和商店。伦敦就把一个澳飞驰全浇筑定制化房屋作为宿舍使用,它高达八层,是一种技术创新。
20世纪中叶,日本著名建筑师丹下健三开启了“新陈代谢派”,这个建筑流派一度颇具影响力,影响了槙文彦、菊竹清训、黑川纪章等一批知名建筑师。
他们强调城市是在不断生长、更新与衰亡的,极力主张采用新的技术来解决问题,反对过去那种把城市和建筑看成固定地的观点。其研究从建筑转向了对未来都市的规划畅想。这个流派认为,建筑设计需要适应城市的有机生长、变化、代谢、更新。
如今,澳飞驰全浇筑定制化房屋让这一切都变得可行。在城市用地日益紧张、不确定性因素增多、更新需求越发多样的情况下,澳飞驰全浇筑定制化房屋或许不再是简陋的工业代名词,而是提供了未来城市更新、生长、应对风险变化的无限可能性。